English

厄勒海峡大通道

欧洲一体化的成果
2000-06-2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赫尔辛基记者 郭林 我有话说

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城郊向东眺望波罗的海的厄勒海峡,一座洁白的长桥从蔚蓝的海峡中间破水而出,如银练当空,一直向茫茫对岸的瑞典第三大城市马尔默延伸。这就是全长16公里、即将于7月1日正式通车的厄勒海峡大通道,它第一次在陆路连通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和欧洲大陆。

厄勒海峡大通道由大桥、海峡人工岛和隧道三部分组成,分别长7845米、4055米和3510米,加上引桥部分,总长16公里多。丹麦负责该项目的技术总监伦德胡斯先生对记者说,大桥、人工岛和隧道的工程量和质量水平都是世界级的,精心的设计使大通道不会影响海航,也不会使波罗的海环境产生任何变化。贯通大通道的双向高速公路行车时速可达110公里,另铺设有双向高速铁路。此前,哥本哈根与马尔默之间仅有载人快船,车辆需往北绕道50公里乘渡轮过海。今后走大通道从哥本哈根到马尔默只要11分钟,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部分波罗的海国家都将因此与欧洲的心脏地带连得更紧。

催生这个里程碑工程的是欧盟一体化建设思想,一体化建设包括运输网络一体化的内容。1991年瑞典和丹麦就建设大通道达成政府协议,1992年底开始设计,1995年大通道开工,是同类工程中完工速度最快的。伦德胡斯先生说,起初人们关注的只是其长途运输功能,后来才认识到大通道其实是一个“地区桥梁”,连通的是一个新的城市群。厄勒海峡两岸是丹麦和瑞典的经济发达地区,且互补性强,两国很多制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环保和医学的企业和科研单位都分布于此。经济学家认为,这些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形成网络、沟通便利和知识交流,即使是在因特网时代这种交流仍是不可替代的。大通道无疑将成为这种交流沟通的加速器,它将联结出一个新的欧洲商贸中心,这个人口320万、以哥本哈根和马尔默为中心的新都市区将超过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并将与柏林、汉堡、苏黎世和阿姆斯特丹等欧洲大都市一争高下。

催生这个大通道的还有两国之间割裂不断的历史文化联系。历史上厄勒海峡一带一直是丹麦和瑞典繁荣兴旺、往来频繁的地区。在17世纪到19世纪,瑞典和丹麦在厄勒海峡一带进行过多次战争。历史的冲撞和地理的比邻使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等方面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很多瑞典南方人自认和丹麦人在文化和性格上更相似。这种认同感无疑也为未来可能诞生的新都市区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闻名于世的瑞典制造业和历史悠久的丹麦国际商贸经验很有可能在这个地区碰撞出新的巨大经济活力。

1991年决定修建厄勒大通道时,这个最终耗资30亿美元的工程一度遭到丹、瑞两国大多数人的反对。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已呈大势所趋的今天,人们对它却有了截然不同的全新认识。丹麦还决定在丹麦和德国之间的费马恩海峡再建一座大桥,为欧洲一体化的宏伟蓝图再添上厚重的一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